康健雜誌174期
H7N9是北京花雀、浙江家鴨和韓國野鳥三種不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重組而成,在禽鳥身上是低病原性,人類感染變為高病原性。人感染後會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咳嗽等類流感症狀,少數病人會合併腹瀉、嘔吐症狀,重症則導致肺炎甚至死亡。潛伏期多久還在調查中。也還沒有預防疫苗可施打。
在衛生防疫上,國內已著手進行病毒研究工作。疾病管制局已在4月20日收到中國大陸提供的H7N9流感病毒安徽株,實驗室人員將先進行病毒株增殖,檢測國內所使用的病毒試劑敏感度後,再投入其他研發工作。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則指出,6月份,台灣也可能取得美國提供的疫苗株,屆時疫苗製程會再視疫情而調整。
防範H7N9,落實自保10守則
疾管局指出,雖然病毒蠢蠢欲動令人憂心,但不需要搶購囤積口罩、也別違法收購克流感,做好以下防範措施才是防治H7N9的當務之急。
1. 有禽鳥接觸史、流行地區旅遊史的民眾,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2. 勤洗手。並且雙手避免任意碰觸眼、鼻、口等黏膜。
3. 保持空氣流通。咳嗽、打噴嚏須遮掩口鼻。若出現呼 吸道症狀,應戴口罩並就醫,盡量不上班、不上課。家庭與公司行號、學校應適量準備口罩。
4.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徹底清潔雙手。
5. 禽肉及蛋類要徹底煮熟。
6. 料理生鮮禽畜肉品及蛋類後立即洗手,刀具、砧板也要徹底清洗後才能再度使用。
7. 不要購買或飼養來源不明或走私的禽鳥。
8.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
9. 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設施,工作後,應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10.民眾平時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