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201期
有人刮痧刮到頭暈反胃,也有人刮到瘀斑多日未消。
刮痧看似簡單,卻有大學問。烈日當空,在室外待一會兒就覺得酷熱難當、頭昏眼花。中暑、疲勞或發燒時,很多人會隨手拿起梳子、瓷湯匙就開始刮痧,刮完身上出現像被毒打過的紫紅色瘀斑,但人卻變得神清氣爽。
不過也有人刮痧刮到頭暈、反胃,或因為刮太用力,瘀斑多日未消而求診。更危險的是,有人甚至刮到破皮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壞死性筋膜炎。
Q1、「痧」是什麼?為什麼刮痧可以緩解不適?
刮痧時,皮膚會刮出紫紅色的皮下出血點或瘀血斑,這就是所謂的「出痧」。
「痧」指的是皮膚的反應,有的可能是出血、瘀血,有的則是「刮」的外力造成微血管擴張、皮下充血,所以皮膚看起來才會發紅。刮痧就是藉由外力刺激去加速身體循環,使體內的熱邪可以宣洩出來。
Q2、哪些症狀可以用刮痧來處理?
刮痧可以改善「功能性」的問題,例如局部痠痛無力、嘔吐、頭暈、頭痛、煩躁、發熱、中暑、胸悶、呼吸不順、氣血循環不良等。
肩頸僵硬、血液循環不佳也能藉由刮痧改善。刮痧後血管擴張、血流較順暢,可緩解肌肉的緊繃與痠痛。
Q3、刮痧要刮哪些部位?
刮痧時最常用的部位就是後頸、肩膀、背部,由於督脈位於脊椎上方,刮得太用力可能會傷害到脊椎的骨膜,如果是一般人DIY刮痧,還是刮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及身體側邊的膽經就好。
Q4、出痧顏色愈深愈好嗎?為何有人刮不出痧?
出痧程度和個人體質、病情程度都有關,千萬不要為了刮出紫紅色的瘀斑而使用蠻力,若太用力恐刮到皮破血流,可能會發炎感染,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壞死性筋膜炎,保健不成反傷身。
Q5、刮完痧要注意哪些事?
刮痧會促進血液循環及汗腺分泌,因此刮完痧就像泡了溫泉一樣,應該喝溫開水或常溫水以補充水分。
Q6、可以幫小孩刮痧嗎?
1歲以下的小孩不宜刮痧,但兩、三歲的孩子已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可以刮痧。
Q7、哪些人不適合刮痧?
刮痧雖然是常民保健良方,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不宜刮痧的族群,包括1歲以下幼童、孕婦、癌症患者、年老體虛者、空腹或剛吃飽的人、水腫者、嚴重靜脈曲張者、糖尿病患、心臟病患,以及凝血功能不正常、血液疾病患者等。表皮如果有傷口,或有皮膚炎、過敏、長痘痘、毛囊炎、濕疹、蕁麻疹等,就不該刮痧,以免感染。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