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第 180 期
身邊一連出現好幾個人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這只是巧合嗎?怎麼回事?
食鹽不加碘,10年毀掉半世紀公衛成果
台灣公衛重大成就,甲狀腺腫消失絕對是其中之一,然而加入WTO後各式不含碘鹽巴湧入市場,這項成果也步步退守。
基本上甲狀腺腫可簡單分兩大類,一是瀰漫性腫大,整個甲狀腺腫起來,缺碘、功能亢進或低下、細菌或病毒感染都是可能原因;另一則是一顆顆結節腫。
甲狀腺腫是正常現象。100人約有7個看得到或摸得到結節;如果照超音波,大概有40人會看到大小不一結節,當檢查愈方便,發現甲狀腺腫的人自然變多。不過大家還是擔心,有沒有可能是甲狀腺癌?
我的甲狀腺腫是癌症嗎?
甲狀腺位在頸部喉結下方通常吞東西時腫塊會跟著移動,可能就是甲狀腺腫大。
醫師會先問症狀,再透過理學檢查,觸摸腫塊大小、硬度、可移動情況進行判斷,必要時做超音波檢查確認腫瘤形態,進一步透過穿刺細胞學檢查確認。由於甲狀腺有良好檢測工具,通常能夠很快找到原因,對症解決。
以下是可能造成腫大的幾個原因︰
●缺碘、喝地下水
世衛建議12歲以上成人每天攝取150微克碘,孕婦則需攝取250微克,一般吃昆布、海帶、紫菜是最快方法,吃一公克乾燥昆布或海帶就夠一週甚至一個月的碘含量。
●甲狀腺亢進或低下
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合併甲狀腺腫。亢進會讓代謝變快,症狀像心跳加速、體重減輕、怕熱,甚至眼睛突出等,通常服用抗甲狀腺藥物能改善。
●細菌、病毒感染
莫名高燒吃退燒藥不見好轉,發現甲狀腺有腫大情況,到內分泌新陳代謝科檢查懷疑是亞急性甲狀腺炎,穿刺確認是病毒感染,吃類固醇就退燒了。
●結節腫
結節腫很常見,它可能是黏液狀的膠質腫、水泡狀的囊腫、實心的腺瘤,甚至出現鈣化的情況,通常會透過超音波檢查判斷有沒有惡性嫌疑。
甲狀腺癌治療效果好,活過20年大有人在
甲狀腺癌可說是女性的癌,它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男性發生率只排到16名,而它治療效果好,可從排名23的死亡率看出端倪。有輕微的甲狀腺腫其實不必太過焦慮,即便確認是甲狀腺癌也不用過度恐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