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氣變化是名副其實的「氣象萬千」,一下冷、一下熱,一會下雨、一會放晴,搞得衣服都不知該怎麼穿了。溫度冷熱交替下,生病感冒「中招」的人也變多了,於是在這樣的流感大季,阿源爸便「接獲」(啊,我沒有在辦案喔!好冷的梗…)不少親友來電詢問:「究竟該不該打流感疫苗?」、「誰應該要接種流感疫苗?」
身為大家的厝邊好藥師,我自然要在此部落格為大家解惑,首先,誰是流感高危險群?
目前,台灣獲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的身分年齡是65歲以上;美國疾病管制局在2009年更建議50∼65歲,特別是有慢性病的人也應接種疫苗,目的以擴大接種人口,有效降低流感帶來的感染、住院、死亡率。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還指出其他流感高危險人群,包括:
l 住在護理之家或照護中心的慢性病患者。
l 有糖尿病、心臟、腎臟、肺臟疾病的人。(糖尿病患者如得了流感,引發肺炎等併發症而死亡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
l 有免疫系統缺損或服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例如愛滋病、白血病患者,或曾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
l 因疾病而需長期服用阿斯匹靈之患者。
l 在流感盛行季節會進入懷孕第14週之後的孕婦。
l 與高危險群病人接觸的工作人員。
那麼,誰不該打流感疫苗呢?
即使是以上所列的高危險群,也要特別注意,若為「正在發燒或罹患急性病的病患」、「曾對流感疫苗過敏者(對雞蛋白過敏)」、「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能接種」及「有特殊神經系統疾病、愛滋病、癌症患者和懷孕婦女」則應延期或不應該注射流感疫苗。不過能否接種,還是要視專業醫師評估才是。
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流感疫苗的保護效力大約在七至九成之間,對老年人則可減少五成罹患流感之嚴重性及其併發症,並可減少八成之死亡率。至於副作用方面,根據統計只有百分之七以下的人會有副作用反應的出現,其主要症狀以局部紅腫、虛弱為主。
此外,阿源爸要提醒,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都不同,所以流感疫苗不是萬靈丹,不是打了就保證今年不會得流感。除了打疫苗預防流感之外,我們也應該做好保健事項,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但是多做絕對是「有保庇」的啦!
l 均衡飲食
l 多補充水分、維生素C和維生素B群
l 充足睡眠
l 適度運動,讓免疫功能維持正常運作
l 避免到人潮擁擠場所,減少被傳染機會
l 勤洗手避免沾染病毒
l 得了流感的病人應戴上口罩或回家休養。發病前一天到症狀出現的3∼7天都可能傳染給別人,打噴嚏或咳嗽時,用衛生紙掩住口鼻,以免疫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