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陰雨不斷,氣溫也跟著驟降,讓人感受冬天的到來。自古以來人們按照節氣度日子,四時循環中,冬季是休養生息、積存能量的時刻,等待來春的蓬勃,Eric家自然也不能免俗,不過在這裡要提醒大家:過去,進補是在物資匱乏時所發展出來的生活習慣;但是現代人大多是營養過剩,易有消化不良、血脂過高等毛病,加上台灣位於亞熱帶,其實不需要特別進補。假如一定要「進補」,也一定要了解背後的學問,別亂補一通,反而造成身體負擔。

正確的進補觀念應該被修正,也就是以「調整腸胃機能」為主,把握「肉少、鹽少、量少」三原則,「輕輕補」。而想補得恰到好處,有一些注意事項:

1.重質不重量:進補食材常常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的肉類及動物內臟,添加酒、麻油,如果再加上湯底、沾醬,熱量驚人。要控制量的攝取,食用前先撇去油脂,選擇瘦肉,不喝煮太久的濃湯,避免太鹹、太油的調味料,慢性病如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更要留意

2.多補蔬菜:冬日飲食傾向濃重、油脂高,食用蔬果,可增加飽足感,避免吃過量,也提供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同時降低膽固醇和尿酸的濃度。

3.小心別補過頭:有些藥膳屬於熱補,如「十全大補湯」,雖無年齡限制,但容易上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感冒、胃潰瘍等患者就不適合;即使屬於溫和平補的「四神湯」,雖不會有上火的後遺症,腹脹、腹瀉的人也不能多吃。正常人一週一次食補便足夠,不宜過量。如果出現流鼻血,口乾舌燥,眼屎多,牙齦腫痛等症狀,可能就是補過頭了。

此外,有些人是不適合吃補的,比如生長發育旺盛的兒童,因為陽氣較盛,內分泌系統及免疫系統未完全成熟,若服用補藥不當,容易造成傷害;身體已有發炎症狀者、生理期婦女、孕婦、慢性病患者等,也都應儘量避免吃補,以避免對身體產生太大的負荷。

「輕藥膳」的概念,是使用其他藥膳替代往常冬天食用的「重藥膳」,例如以「鱔魚補血湯」代替傳統的十全大補湯;國民美食—麻油雞湯,則可用「麻油枸杞雞粥」替代;另外,「人參何首烏雞湯」也是一個好選擇,食用後不僅不會產生燥熱,且有補氣益血、滋陰養腎的功能,吃了不怕上火;而視個人狀況,也可用「西洋參排骨湯」提升免疫系統功能,減緩季節轉換所導致的過敏情形。

倘若真的非補不可,建議透過諮詢專業醫師,去了解身體的真正需求!最後給愛美女性一個小秘方,若擔心吃太補而影響身材,可用山楂、決明子、烏梅、陳皮泡水喝,有助於消除多餘油脂、促進新陳代謝噢。

祝福大家過個好冬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