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145期

國健局調查發現,台灣20歲以上成人每十人有一人有高血脂問題,總共將近180萬,比糖尿病還多。然而大多數人對於膽固醇超標的警訊卻掉以輕心,因為沒有明顯症狀。

高血脂是心血疾病頭號警訊,血中膽固醇過高,容易堆積在動脈血管壁內層,引起慢性發炎並形成斑塊,使血管壁變厚變硬、阻塞,一旦發生感染、天氣驟冷、生氣等狀況,很容易引爆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等危機。

想要控制膽固醇,必須先掌握自己的血脂數據,若是出現紅字,建議可掛心臟內科、新陳代謝科、家醫科或一般內科門診就醫。

其次,先從生活型態改善做起,包括多吃高纖維蔬果、減少高膽固醇食物和高飽和脂肪酸油脂,戒菸、運動、減輕體重等,如果採行這些方法3個月,膽固醇指數仍不理想,則由醫師判斷是否要服用降血脂藥物。有幾個治療新趨勢和降血脂迷思,最好先弄清楚。

膽固醇愈低愈好?

壞膽固醇(LDL)應降得愈低愈好,好膽固醇(HDL)數值則不能低於40mg/dL。

LDL是造成動脈硬化、阻塞的罪魁禍首,HDL則扮演血管清道夫角色。近年陸續有大型研究發現,高血脂症病人服用史塔汀(statin)類藥物,可以明顯降低壞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而減少發生腦中風、冠心病的風險,降低死亡率,延長病人壽命。

高血脂病人可否不吃藥,用健康食品降膽固醇就好?

醫界認為,健康食品調控血脂功能至多降10%,應做為日常預防或輔助療法,不能取代藥物治療高血脂。高血脂病人應該和醫師仔細討論是否需要用藥,以降低將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才是正確之道。

健康食品必須以安全、有效為前提,通過認證的健康食品確實有證據顯示可以調節血脂功能,毋須全盤否定。但健康食品不能當成治病藥物,且若有服用,應該告知醫護人員,以免影響療效。

台灣衛生署通過有調節血脂功效的健康食品有:紅麴、燕麥、綠茶、低糖高纖豆漿、EPA、DHA、番茄汁、幾丁聚醣、類黃酮、甘蔗原素、含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二酸甘油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等,若想知道你吃的健康食品廠牌是否通過驗證,可上衛生署網站查詢:http://food.doh.gov.tw/foodnew/info/InfoHealthFoodList.aspx

膽固醇降下來就可以停藥?

不可以。高血脂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應持續治療。

長期服用降血脂藥物的病人,應該每隔3個月抽血檢查,如果達到治療目標,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減量,但應持續治療,擅自停藥或減量,將使膽固醇回升,增加動脈硬化風險,喪失藥物保護心血管的功能。

想降膽固醇,不要吃蛋比較好?

只要注意份量、避開其他高膽固醇食物陷阱,照樣可享用雞蛋。

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一般人每天食用的膽固醇以300毫克為上限,一顆雞蛋膽固醇含量約260毫克,因此每天吃一顆雞蛋應該沒問題。如果是高血脂病人每星期吃2~3顆雞蛋無妨,如果還是想吃,那麼從第4顆雞蛋開始,選擇只吃蛋白(膽固醇含量0)。

應該擔心的是其他高膽固醇食物,比方內臟(腦、肝、腰子等)、培根、蟹黃、蝦卵等,還有留意躲起來的油脂(比方三明治裡的美奶滋)。還有應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炒菜宜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花生油、菜籽油、橄欖油等。

吃素可以降膽固醇?

吃對素,確實可降膽固醇;若是吃錯素食,對降膽固醇依舊沒幫助。

蔬菜水果沒有膽固醇又有纖維,尤其是燕麥、蘋果、茄子、秋葵、菇類、木耳、寒天等食物水溶性纖維含量高,可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降低壞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生吃或採涼拌、清燙、蒸煮等低油烹調,多吃多降膽固醇。

怕的是過度加工的素食品,或是用重油重糖烹調出來的素食,膽固醇不但不會降低,反而還會升高。

膽固醇多久檢查一次?正常值是多少?

20歲以上成年人建議至少每5年應做一次完整血脂檢查。

如果是有中風或冠心病病史、家族史、抽菸、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危險因子,應該每1~2年檢查一次;若已經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