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好快啊,一轉眼建國百年就要接近尾聲,想到明年初的重頭戲—總統大選,也想到了一則新聞:前陣子馬英九總統提出了「黃金十年」政策願景,提到在一年內各大醫學中心,將開辦友善女性的整合性單一窗口門診,讓婦女朋友不用穿梭在其他診間,在一個空間中就能完成多項私密檢查,五年內擴及所有公立醫院,十年推廣到全國,保障女性就醫隱私。阿源爸不是要評論政治,只是在想,倘若政策落實,對女性同胞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

 

說真的,對女性來說,許多疾病診治相當尶尬,在看診室「寬衣解帶」的彆扭難說出口,同時也耽心「走光」,看一個病,心中忐忑不安。另外,其實我也曾遇到不少婦女同胞來信提及「私密處保養」的問題(這也是寫這篇文章的主因)。記得看過一篇調查顯示,台灣有超過八成左右的女性對於私密部位的了解相當貧乏所以在保養臉部肌膚的同時,往往忽略了身體其他部位的維護,尤其是陰部肌膚的清潔、保養!

 

一般來說,人體皮膚的酸鹼值(pH)介於4~6間。由於人所吃的食物多屬酸性物質,例如脂肪、澱粉等,當這些營養成分經過身體消化吸收後,隨著人體的皮膚中有皮脂腺,會分泌脂肪,產生脂肪酸;汗腺會分泌汗水及乳酸,所以正常的皮膚均成弱酸性。這層酸膜不僅能維持皮膚的生態平衡,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還可預防肌膚水份流失,能保護皮膚。

 

成熟女性陰部的pH值是介於3.5-4.5的酸性環境,外陰部是陰道組織的向外延伸,其pH值亦小於5.5,維持在這個範圍才是最健康的狀態。因此,平日在私密處的清潔上應該要有「分區保養」的觀念,不要為了怕麻煩,洗澡的時候就直接用中性或鹼性沐浴乳或香皂直接清洗外陰部。由於外陰部皮膚沒有角質層,比起身體其他部位脆弱,若經濟上許可,用不含皂或弱酸性的專用清潔用品比較好。

 

此外,在婦科疾病中,「陰道感染」並不難治癒,復發率卻很高。育齡女性聚集的網路討論區,也常見姐姐妹妹在交換意見,有人說要多喝優酪乳、蔓越莓汁,有人趁機推銷保健食品、神奇抗菌內褲,還有人強調自己和老公「都很乖」,為什麼還是會感染?

 

保持外陰清潔是預防感染的基本,不過太熱的水、用力搓洗或用皂性太強的清潔劑,不但沒有消毒效果,還會洗掉表面的皮脂造成搔癢,也不要用抗菌類的產品,以免破壞陰道內的菌叢平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