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167

運動時,到底身體的這些反應在說什麼?又該如何調整,達到運動最健康的效果?

1.運動完,肌肉疼痛

肌肉痠痛,主要因為肌肉出現微小損傷,或是遲發性肌肉痠痛,俗稱鐵腿。但愛運動的族群,常遵循「痛才有收穫」的觀念,不小心就造成肌肉傷害。痠痛可以接受,但如果隔天仍未消失,則代表前一天的運動強度與份量,已經過多

2.運動時放屁

運動有助於腸胃蠕動,有些姿勢例如仰臥起坐等等,會擠壓到腸胃,導致排氣,有時還會打嗝,但這些均屬正常反應,幫助身體將多餘的氣體排出來,不需太過憂心。醫師建議,不要怕排氣,應該盡量多走動,有助於改善腸胃蠕動,減少氣體堆積,排氣情形就會改善。

3.跑步時腹部絞痛

運動時會感覺肚子痛,一般在醫學上被認為可能是橫隔膜抽筋,常發生在跑步者身上。通常腹痛發生時間短暫,建議當下先停止運動,進行緩慢且深長的呼吸,並輕柔地用掌心按摩疼痛部位,放鬆橫膈膜,疼痛感應會漸減

4.重量訓練時,肌肉發抖

做過重量訓練的人,都曾有過肌肉顫抖的經驗,最常發生於手部與腹部。其實身體在告訴你:肌肉已經開始疲勞

5.有氧舞蹈時,小腿抽筋、關節喀喀作響

暖身不夠是常見的原因,或者因為身體電解質不平衡,也會導致抽筋。血液循環較差的人,也有此風險。當下應停止運動,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飲料,輕輕按摩抽筋部位,切勿硬扳,以防受傷。

6.跑到一半,天旋地轉

原因可能有兩種:吃得不夠或換氣方式錯誤

運動時血糖會慢慢下降,若脂肪酸還來不及變成能量時,就會產生頭暈現象,建議運動前一定要吃點東西。

7.騎腳踏車,膝蓋疼痛

自行車運動近年來在台灣相當熱門,但此類動作大多訓練膝蓋外側的力量居多,久了之後變成外側肌較為有力,反而股四頭肌不平均,膝蓋骨逐漸外偏,嚴重者發炎腫脹,造成髕骨軟化症,連上下樓梯都會痛。

8.運動時,頭痛陣陣襲來

運動時,交感神經較為興奮如果缺乏適當暖身,或進行非規律性的運動時,就有可能會導致頭痛症狀。大部份頭痛發生,只要休息,就可獲得改善。但預防勝過治療,應確實做好運動前的暖身,讓身體提早做準備,或是避免太過劇烈的運動。

9.跑步時狂流鼻水,全身癢

這可能是運動誘發過敏,很多時候是因為過敏體質,運動前吃到過敏原食物,當身體熱起來時,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加劇過敏症狀,最常見的皮膚症狀即為蕁麻疹。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6269

 

 

 

 

放文末banner_野鳥篇  

arrow
arrow

    阿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