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200期

 

食安問題頻傳,大家擔心吃進去的食物,但從不擔心從早到晚接觸嘴巴的筷子。

外食族最好養成自備環保筷的習慣因為免洗筷為避免發霉,通常會使用過氧化氫、二氧化硫,有誘發氣喘的疑慮。打開免洗筷時最好聞一下是否有酸味,並檢查有無霉斑或紅色染料污染。

筷子要選原色,且一體成型
不論什麼材質,選筷子最忌諱花紋、五顏六色或是有凹凸不平的表面,最好選擇選擇原色且一體成型的筷子。不過台灣多數家庭是使用竹筷或木筷。以台灣溫暖潮濕的天氣,竹筷或木筷若沒有徹底乾燥,或有破損,反而容易長菌、發霉,甚至有黃麴毒素的風險。

塑膠筷或美耐皿筷則不耐熱,容易釋出有毒物質。很多爸媽會在市場購買學習筷給孩子,通常是塑膠或美耐皿材質,不適合接觸熱食。平常練習時可以使用,但如果吃飯用,建議用不鏽鋼筷,以免孩子年紀小小,肝腎發育不完全,就開始累積毒素

筷子也有開筷程序,去化學物質
剛買回來的筷子若僅沖個水就拿來使用,可能會殘留黏膠,即使是不鏽鋼筷表面還會有層油脂,因此就跟鍋子一樣,也有開筷程序

先用清水沖洗,再以中性清潔液(如洗碗精)浸泡5~10分鐘之後,再用煮開的開水燙煮5分鐘,可去除筷子上的化學物質,最後擦乾、瀝乾後即可使用

其實,平常的清潔程序也應把筷子泡在中性清潔液中輕輕搓洗。很多人洗筷子時都很「豪爽」,在水龍頭下隨便搓一搓後,就往筷筒放,這樣清潔並不完全。

清洗完後用廚房紙巾擦乾、瀝乾,筷尖朝上放入筷筒。拿取時不要碰到筷尖,且筷子最好每週煮沸1次。存放的筷筒也是重點。筷筒愈通風愈好,並且要每週清洗,否則容易發霉、長菌。

有刮痕、變形就要更換
很多家庭也都沒有定期換筷子的習慣,可能用了一、兩年都沒換過。有研究發現,筷子使用時間愈長,檢出的菌落總數愈高,尤其筷子在反覆使用、搓洗下都會在表面形成細小紋路,易殘留細菌和清潔劑,所以建議3~6個月就要換1次筷子。一旦發現筷子出現刮痕、磨損或變形,也一定要更換

筷子是我們一天使用最頻繁的餐具;外食自備餐具,家用筷確實做好清潔、保存,定期更換,就能大大減少菌從口入的風險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030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