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Only

睡眠不足、激烈活動、營養失調等都會引起疲勞。肉體的疲勞大多透過休息,改善生活習慣便能抒解,當經過一段時間疲累依然沒有好轉,則必須考慮其他因素,破解疲勞密碼。

如果持續出現以下症狀3個月,最好詳加檢查確認:
經常頭痛
肩頸肌肉痠痛
◎頸部淋巴節腫大。
◎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工作或學業。
◎每天都覺得工作很累。
◎精神狀況不好,情緒低落。
睡眠品質差,常睡不安穩

抗壓為充電之本
壓力可說是慢性疲勞的罪魁禍首,不但危害身心,也會影響生產力
。但壓力並非一無是處,短期壓力(1個月以下)還有助活化免疫系統,平時若能學習壓力管理,提高應變能力,壓力也能化為成長的助力

■正面思考
天有不測風雲,油價漲、景氣差,即使世事難料,「如何詮釋發生的事,還是操之在己,」陳永儀認為,壓力大會窄化思考能力,陷入無路可走的迷思,「一定要很有意識提醒自己,人生永遠都有選擇。」

■認識自己,找出壓力源
壓力源是指引起壓力反應的任何刺激。「只有自己清楚處於壓力時會有哪些反應。」學習辨識壓力源,才能及時解決,不致惡化到情緒失控。

■設定實際可達成的目標
無論工作或生活上的計劃,都可將長期目標切割成短程的小目標,不但增加效率,也能因成就感而忘卻疲勞。例如需要減重的人,一開始就要求一星期運動至少4次,往往都會放棄,但如果先從每天5分鐘逐漸增加,達成機率就高很多。

■保持信仰
「任何診斷或治療,都要考慮身、心、靈是一體的。」信念會帶來自信,願意接受挑戰,「即使很單純的理念,也能支持人繼續活下去,」他解釋,人生有很多時刻必須妥協,唯有不斷自我覺察,才能清楚如何在最少妥協下,找出最大的可能性

真正有效的不累處方
為了避免疲勞日積月累,應每天代謝身心的老廢物質,使新的能量順暢進入,尤其一連串壓力來襲時,更需要恢復的間隔,運動不只能讓身體放鬆,大腦中的內生嗎啡也會增加,帶來愉悅感,穩定內分泌系統,「所以運動會讓人上癮,」

她建議,運動內容應包括:
1.有氧型運動:增強心肺耐力及免疫力,如游泳、慢跑。
2.
抗地心引力運動:騎腳踏車、爬山、瑜伽、太極拳等,可以強化關節、增加骨本,預防痠痛。

對老是說累、不運動的人,壞消息是愈不動、愈容易累。儘量把運動排入休息時間,不管多短都無所謂,即使運動量再小,都比不動好:以站立代替坐著,每小時就能多燃燒20卡路里

只要持之以恆,輕度運動也能消除疲勞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143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源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